中國電工技術學會團體標準T/CES 122-2022《特殊環境應急電源風光互補發電系統技術要求》由中國電工技術學會標準工作委員會提出并歸口,新興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牽頭編制完成。
該標準規范了特殊環境下應急電源風光互補發電系統及子部件的功能要求和性能要求、試驗方法、檢驗標準、安裝要求及子部件連接要求,填補了風光互補發電系統在非常規環境下標準的空白。
起草單位為由新興重工集團有限公司、河北工業大學、新興際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江西泰豪軍工集團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為李練兵、王海良、王志鵬、張洪森、肖保濤、李志遠、李脈、劉艷杰、程潤秋。
在高海拔、高低溫、高濕度、高鹽分等特殊環境下,傳統柴油發電應急電源存在環境適應性差、發電效率低、噪聲大,用能方式單一,保障性差,運輸困難、展開周期長等缺點,多機協同工作可擴展性差。為應對公共安全風險防控與應急技術裝備發展的需求,進行研制特殊環境風光一體化發電控制系統的研制開發。
研究特殊環境下風光電能量轉換和傳遞機理,超低溫條件下能量儲存和釋放的關系及規律,解決開發風光一體化發電技術,有必要對所用的安全監測預警系統的術語和定義、分類和組成、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等內容進行規范,以保證安全風光發電系統使用時安全有效。
《特殊環境應急電源風光互補發電系統技術要求》的編制根據特殊環境下應用的特點,結合風光互補發電系統特征,同業界、相關單位進行多次討論研究。率先進行了標準制定和發布,特殊環境下風光互補發電控制系統的應用統一化、規范化,實現檢修管理規范化、信息化、流程化和檢修作業智能化、可視化、互動化。有助于新能源行業規范化發展。
從內容上來看,該標準主要包含以下幾個部分:
(1)范圍
本規范規定了特殊環境下工作的應急電源中的風光互補發電系統技術要求、試驗方法、安全防護措施和試驗報告等內容。
本規范適用于風電機組側輸入20V100V、光伏機組側輸入200V以下、輸出側蓄電池電壓不超過55V的特殊環境下小型風光互補發電系統。
(2)規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包括應急電源、光伏發電系統、風力發電機組、風光互補發電系統、接入點、混合功率、風光互補控制器、電壓偏差的定義。
(4)使用環境要求
包括標準適用的一般環境和特殊環境
(5)系統各部件的選型要求及技術要求
包括風光互補發電系統子部件的選型要求和技術要求
(6)應急電源風光互補發電系統技術要求
包括系統的功能要求和性能要求
(7)試驗方法和檢驗標準
包括風力發電機組、太陽能電池組件、風光互補控制器、蓄電池和電能品質的試驗方法和檢驗標準
(8)安裝要求
包括各子部件的安裝要求、電路連接要求、系統間部件連接要求
本標準對風光互補發電控制系統做出規范性要求,填補了光伏和風機發電系統相關標準的空白。本標準實施后,使風光互補發電控制系統系統的應用統一化、規范化,實現檢修管理規范化、信息化、流程化和檢修作業智能化、可視化、互動化。有助于新能源行業規范化發展。
研究了風光電能量轉換和傳遞機理,超低溫條件下能量儲存和釋放的關系及規律,解決開發風光一體化發電技術。研制高可靠風光互補發電系統集成裝置,輸出混合功率達到5kW,為特殊環境下,提供足夠的應急電源。
文章來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1687304149913475&wfr=spider&for=pc